帝都行之四六(2 / 2)

美人记 石头与水 4461 字 1个月前

说着话,何子衿想到一绝顶主意,她还问,“朝云师傅你要不要一道去,总在帝都也没什么趣。咱们找一好地方,你再寻个道观装神仙,我们就还如以前在碧水县一样,多好。不然,你在帝都,还要躲着这些权贵们,去个新鲜地方,估计随便个大妈大爷的都当你是路人甲。”

朝云师傅嘿笑两声,端起茶盏,不答也不应。

反正,何子衿就单方面把外放的事托给朝云师傅了。

朝云师傅的手速,那不是一般的快,很快阿念何恭外放的事就办下来了。

而且,朝云师傅挑的那地方,完全是……叫人一言难尽啊。

北昌府。

这地方要不是何涵,何子衿都不能知道。

何涵便是与纪将军驻兵北靖关,北昌府离北靖关很近。听何涵说过北昌府的事儿,那地方特冷,很多百姓的屋子为了保暖,都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建在地下。一入秋就开始下雪,雪大时能有三尺厚。地广,人稀。

反正吧,何子衿听着,好似前世东三省关外那地儿。

这么个天寒地冻的地方,要不是与朝云师傅多年交情,何子衿得以为这是仇家给她家安排的外放的地儿。朝云师傅还乐呵着,与何子衿阿念二人介绍道,“北昌府那地方,好的了不得,那地方与北凉国离得近,地方大,平日里跑马打猎方便的了不得。人都觉那里荒凉,其实是再好不过的地方,物产极丰盈的。”

然后,朝云师傅笑眯眯的补了句,“我少时就想去的,一直没去成。”

何子衿呵呵笑两声,“这回能去了。”

朝云师傅点头,“是啊。”

何子衿道,“这么大冷的天儿,可怎么走啊。”

“外放可没这么快,阿念与你爹得先交接手头的差使,还要去吏部办手续,这些事办事来,也就快年了。待过了年再赴任也一样的,到时你们都跟着我一道吧,我身边儿有御医,叫阿曦阿晔跟着我。”

阿念看着朝云师傅热心的了不得的模样,很怀疑朝云师傅是要抢他儿女。

这外放的旨意已下,何老娘沈氏虽有些迷糊怎么自家突然外放,但,圣旨都到手里了,也俱认了。

阿念何子衿何恭一个心思,外放哪里都好,先离了帝都。

何老娘听说是北昌府,倒没什么意见,还说呢,“阿涵就在那儿吧,咱们去瞧瞧也好。”

沈氏在琢磨何恭外放的这官儿是个什么差使,何恭放外为北昌府学差,阿念则是北昌府治下的一县城,叫沙河县的县里当县官。

虽离得不近,好在,都在北昌府的地界儿。

沈氏问,“学差是做什么的?”

何子衿道,“就是管着一府学子们念书科考的事,像府里的官学,还有,每科秋闱这些事儿吧。”

沈氏点点头,笑,“这事儿倒是对你爹的性子。”

何老娘笑嘻嘻地抚摸着一卷圣旨舍不得放,道,“还是咱阿念,转眼就是一地县令了。”

一大家子突然要外放,三姑娘有些吃惊又不由担心,道,“这么天寒地冻的,我听说,北昌府那儿比帝都还冷,现在眼瞅着就过年了,阿曦阿晔兴哥儿都小,能行远路吗?”

何子衿道,“朝云师傅也要去北昌府云游,说是等开年一道走。”说着,何子衿有些不好意思,“朝云师傅不是有御医么,我想着,这一道有御医照看,也放心不少。”

三姑娘听这话方稍稍放下心来,道,“这很是。”又说朝云师傅果然好心肠。

大家闹哄哄的说着外放的事,三姑娘是个心细的人,私下同丈夫道,“我总觉着,这事有些突然。”

胡文也觉着突然啊,而且,胡家也是官宦之家,胡文道,“先时一点信儿没有,突然就外放……”想到朝云师傅那显赫身份,胡文悄声道,“你说,会不会是有什么机密事?”

三姑娘想了想,点头道,“只怕是顶顶要紧的机密事,我看,姑祖母和婶婶的模样,都不似知道的。”

胡文道,“那你也别多打听,倘是能说的,阿念不见得会瞒着咱们。这突然外放,怕是有什么缘故的。”

“我晓得。”三姑娘叹,“我就是有些不放心,这老的老,小的小。你说,咱们要不要也跟着姑祖母他们一道走。”

胡文道,“只是眼下这烤鸭铺子要怎么办?”

三姑娘也是发愁这个。

胡文想一想,笑道,“这事儿原就是要与何表妹商议的,现在发什么愁。”

就如朝云师傅说的,这外放,也不是一时就能办妥的事。

圣旨下来,阿念何恭先要交接翰林的差使,这就不是一天能了的事。还有就是,俩人也要去吏部办外放的手续,公文什么的。

还有颇多朋友同僚知道何家要外放的事,过来说话的。

宋奶奶就很是有些舍不得何家,她与沈氏很透脾气。与阿念交好的傅翰林带着太太来的,傅太太道,“为官外放,到也是常有的事,我就是舍不得曦姐儿。”她家有个儿子,看傅太太那意思,很想做娃娃亲啥的。只是眼下孩子们还小,且彼此性情不知,娃娃亲什么的,自然只能是玩笑话。

何子衿笑道,“北昌府虽远,眼下邮驿通信也便宜,到时我给傅姐姐写信,傅姐姐可得回我。”

“这还用说?”傅太太道,“那北昌府,听说是个有些冷的地界儿,我带了些皮子过来,你留着做衣裳。”

何子衿笑着谢过。

傅太太又问她准备的如何了,听说是过了年再启程,傅太太道,“这最好不过,过了年,天气就回暖了。再怎么冷也有限,不然,你这老老小小的一大家子,可是叫人不放心。”

何子衿深以为然。

连小唐大人都过来了一趟。

姚节更是舍不得子衿姐姐,那种依依不舍的劲儿,阿冽瞧的都牙酸。

最舍不得何家的,就是沈家了。

沈老太太很是不好过,拉着沈氏的手就红了眼眶道,“原想着,你们来了帝都,咱们母子女正该多团娶几年,今一去那老远的地界儿,也不知以后能不能再见了。”

离别未至,离愁已生。

沈氏心中也是难过,还得提起精神安慰母亲,笑道,“娘看我大姑姐夫妻,也是今儿东,明儿西的,哎,这做官就是如此。朝廷外放,也是恩典。听说,相公的学差可是一等一的好官,阿念这一去也是一地县太爷了。等我们安顿好了,我打发人来接娘你跟我爹也去那地儿住些日子,那北昌府,可是个好地方,那儿的人参,就能萝卜一个价儿。到时,咱们天天炖参来吃。”

把沈老太太哄笑了。

何子衿也说,“非但有人参,还有鹿葺,还有各式的皮子,北昌产的皮子比西蛮的皮子一点儿不差,皮毛油润不说,还格外保暖,更胜西蛮产的皮货。到时去了瞅瞅,要是皮货生意好做,说不得还能发笔横财。”

沈氏笑道,“你也就一个钱心。”

何老娘倒很是支持自家丫头片子,道,“丫头片子会过日子哩。”

何子衿也忙的很,她得跟着阿念外放,何子衿同胡文、三姑娘商议了,胡文三姑娘还是留在帝都,先打理着生意。其实,现下铺子里大掌柜也能独挡一面了。不同于先前刚开铺子时,胡文要每天过去,近一年来,胡文并需每天去铺子坐镇了。现下胡文忙的是与江仁在帝都开书铺子的事,眼下他也离不得。还有就是,得跟小唐太太说一声,铁氏自丈夫那里也知道了何家要外任的事,只是问她外放的东西可都预备齐全了。

说一回话,何子衿便告辞了。

何家在帝都的产业也得处理,好在,产业不多,也就是两百多亩地,这也不必卖给别人,沈素就包了。他家儿子多,正是要置产的时候。当时什么价买的,沈素原价买过来。

江仁原是想第二年开春,一家子回老家的。但,见何家要外放北昌府,江仁有些心痒道,“我还没去过北昌府,我跟着何姑姑、何姑丈一道吧,路上有个照应不说,别的我干不来,跑个腿儿什么的,还算麻俐。”

何琪有些懵,道,“不是说回老家么?”

江仁大手一挥,“咱们贝哥儿还小,姑姑家又不是外处,再住些日子也没啥。”

江母却是急的了不得,道,“再不回去,老家的田地还不知道怎么着呢。”

江仁道,“反正是佃与人种,还能荒了不成?”

江财主江老太太也是担心家里田地,还是江氏道,“既这么着,爹娘大哥大嫂,你们就再多住些日子,哪儿就这么急着回呢。”

沈素也道,“是啊,既阿仁想到处走走,只管去吧。只是,你这去的时候我不担心,回来时要如何?”

江仁道,“姑丈放心,我也是常出门的人了,北靖关那边既有驻军,也有榷场,平日里商贾便少不了的。我哪里都能寻到商队或者镖队的,再者,我身边的小子们也不少呢。”

这倒是,江仁的伙计就是长水村里挑的,跟着他走南闯,极是忠心。

待过了年,何家就在亲友的依依不舍下,跟着朝云师傅一道离开了帝都城。朝云师傅一驾极气派的马车,那里头收拾的,就甭提了。车厢里处处缀着严严实实的皮毛,底下铺着羊毛毯子,茶具齐全,笔墨咸备,然后,朝云师傅很挑剔的看了回何子衿与阿念的车子,皱眉道,“还是把阿曦阿晔放我车上去吧,你们这车冷的很,别把孩子冻着。”

阿念:抢孩子的大魔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