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缘木求鱼(2)(2 / 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2126 字 2个月前

用直白的话来说,渤海国对于唐廷的恭敬,也是看情况的。如果唐廷的力量强大,渤海国就表现得特别的温顺,派来的使者都是毕恭毕敬的,进攻的物品也最丰富,进攻的频率也最频繁。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前,渤海国进贡给唐廷的人参,质量都是最好的,数量也是最多的,皇室的人可以拿人参当饭吃,极其稀有的千年人参,也毫不吝啬。

但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渤海国进贡的人参数量大大的减少,质量也大大的降低,甚至出现用树根冒充人参的现象。至于千年人参,早就没有了。当初宪宗时代,一代名将李塑在战斗中负伤,宪宗命人从皇宫中找来一些人参给李塑送去,结果太医们找来找去,都只能找到一些次品,究其原因,乃是渤海国已经有多年没有进贡了,宫中存放的上等人参,早已用尽。

到了唐懿宗年间,渤海国就再也没有派人进贡了,虽然渤海国的商人屡屡出现,带来了大量的上等人参,在长安、洛阳等地高价出售,可是进贡的人参却根本没有。寿昌公主出嫁,唐懿宗希望万国来朝,给足他面子,但是也没有看到渤海国的影子,倒是日本遣唐使送来了部分贵重的礼物。

至于皇帝李俨登基以后,渤海国更加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李俨的登基典礼上,也没有看到渤海国的正式代表。在这之前,曾经有谣言说,渤海国准备脱离唐廷而独立存在,再也不接受唐廷的敕封。这种谣言,在大钦茂成为渤海国王以后,传播得最为强烈,甚至连唐廷都一度信以为真。

幸好当时的唐廷,也正好是开元后期,国力强盛,能人辈出,有效的遏制了渤海国人的野心。最终,在安史之乱之前,渤海国人都没有出头的机会。在安史之乱之中,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渤海国人参与了安禄山的行动计划,大钦茂和安禄山之间,还有亲笔信来往,称兄道弟,甚至连渤海国人瓜分中原地区的草图都有。但是唐廷为了缩小打击面,尽快平息安史之乱,因此没有提及此事。在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唐廷再次敕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封检校太尉。

大钦茂在位五十七年,是渤海国历史上的最重要人物,甚至比开国的大祚荣还要重要。纵观其一生,对于唐廷的态度变化,也是随着唐廷的实力强弱而变化的,中间没有丝毫掩饰的成分存在。当时唐廷重臣裴度就曾经私底下说过,渤海国只知道索取,在有求于人的时候才会出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在和唐廷中断了来往三十多年以后,渤海国才重新找上门来,显然是看到鹰扬军势大,可以给他们提供援助。而他们的来意,显然是最清楚不过的,那就是联合鹰扬军抵御契丹人。几乎可以想见,大玮瑎应该会开出一系列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鹰扬军这里得到援助。

朱有泪不屑的说道:“这等小人,最好先晾在一边,让他尝尝被冷落的味道。”

刘鼎想了想,慎重的说道:“把关正杰请来,让他和大玮瑎首先谈谈,摸清楚对方的底细。他远道而来,咱们要待之以礼,至于我们能够提供多少的援助,提供怎么样的援助,咱们以后再商量。”

李怡禾低声的说道:“大玮瑎指名道姓要见你,这……”

刘鼎轻描淡写的说道:“就跟他说,我现在没有空见他。他有什么事,可以跟关正杰说。如果他的确是有诚意的话,在适当的时候,我会抽出时间和他见面的。”

李怡禾转身去了。

朱有泪滴溜溜的转动着眼珠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身边的人一看朱有泪的这个样子,就知道这家伙是不安好心,说到算计别人,在这里的这么多个人里面,还真的没有哪个是他的对手。这家伙的内心世界,实在是太恶毒了,偏偏他对佛经还有如此之高的造诣,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到了要用佛经来化解心中罪孽的地步。都说万物相互相成,朱有泪本身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刘鼎故意问道:“你在打什么主意?”

朱有泪舔着嘴唇,两眼放光,羡慕的说道:“听说东北地区的人参不错,大玮瑎至少也应该拿上几百斤给咱们作为见面礼吧!要是连这点意思都没有,诚意实在有限啊!我强烈建议,我们的接待规格,应该参照大玮瑎的见面礼来决定。”

张铎愕然说道:“几百斤?你以为人参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随便张张口就有几百斤?”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