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跑腿(2 / 2)

新梅新村将来入住的居民消费潜力不会比市内社区差,商业容量也高,投资价值不会低于市内的社区商铺,但这个眼前没有办法拿出实际的成绩,摊给别人去看。所以,在新梅新村的社区商业街建成之后,照着市内的商铺价格出售,别人只会认为渚江建设是得了失心疯想捞钱。

要不想廉价的把新梅新村的社区商业街店铺卖出去,那就只能在渚江建设下面成立一家商业公司负责商业街的运营,逐步的把社区商业做起来,把租金即投资回报做高,到时候无论是抵押贷给银行或分割出售,都会更加有利。

沈淮点点头,说道:“不错啊,老朱你们现在是很有长远发展眼光啊,走出来,绝对没人敢小瞧你们是乡镇企业家……”

这个世界上,能有二十年甚至更长远超常目光的人,总是凤毛麟角,沈淮也不认为他自己就能看得更远,但他相信,一个有能力的人,有远见的人,至少应该对三五年之后的情况有一个具体的想象——这也是沈淮区别一个人有能力还没有能力的标准之一。

梅溪镇虽然很小,但也有五万多人口,就算是万里挑一,也应该能有三五个既有远见又有魄力的人才涌现出来。像朱立、褚宜良这些本身已经得到一定社会肯定的人,能力跟眼光自然都是在水准之上。

国内什么人都缺,就是不缺人才。

就拿东华来说,七百多万人口,以万里选一的苛刻要求去选拔人才,也有六七百个人选。只是缺乏相当公平的空间跟平台让这些人发挥才干。

相反的,由于种种沉积下来的社会性因素,能决定社会群体往前发展还是后退的关键位子,更多的是给能力平庸、目光短浅又害怕有才能者跟他们竞争的人霸占着,这也是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总体来说,沈淮对朱立、褚宜良、杨海鹏等人还是相当满意的。

听着沈淮夸,朱立也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天天跟着沈书记混,要没有一点长远眼光,那真是给沈书记你脸上抹黑啊……”

朱立倒不是虚话。

一年之前,谁能想到梅溪镇能有今天的发展前景?而沈淮利用一年的时间,差不多都把梅溪镇未来的发展框架都搭出来了,要是在这个大的框架下,都看不到梅溪镇未来三五年间的发展潜力,那也只能说是目光太短浅了。

************

沈淮在办公室给朱立缠住看渚园及社会商业街方案耗了两个小时,把朱立赶走,趁着离吃饭还有些时间,就赶到生产线上去看一看。

走到电炉钢连铸段上,看到胡志刚正给新招进来的大学生讲解连铸工艺,沈淮跟胡志刚点了点头,也没有说话,就凑过去听他给大学生们现场上课。

梅钢前期主要是靠挖市钢厂的墙脚来增强技术力量,但市钢厂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梅钢之后还要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在更大的范围招募技术及管理人才外,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培养。

今年,梅钢就从淮海工业大学等省内高等院校招收了二十名应届毕业生。

沈淮这段时间额外的忙碌,也有些顾及不上具体的运营管理。这批大学生正式进厂报道已经有七八天了,沈淮也没能得空抽出时间来跟他们做正式的接触。

梅钢也是照着既定的流程,先让这批大学生从基本的安全培训做起,今天刚进行到工艺学习阶段。

胡志刚现在担任生产二部副部长,负责电炉钢生产线的后序工段。培养新的技术力量,沈淮要求管理层亲自抓,以便能挖掘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胡志刚等人自然也就逃不过。

胡志刚照着既定的流程,给这批大学生讲工艺,讲得很透彻。沈淮站在一旁,觉得整个流程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问站在身边的一名男学生:“你有见过徐溪亭徐工吧?”

“认得,我们进厂培训就是他负责的。”男学生看了沈淮一眼,不知道他突然跟自己搭话是什么意思。

“那就好。徐工这时候在二工段,你快跑过去帮我去喊他过来。”沈淮吩咐道。

男学生看沈淮穿着工装服,年纪看上去比他们不大,有些不乐意给支使,直接顶回去:“我们在大学学了四年的专业技术,进工厂做技术、做管理,又不是来跑腿的……”

男学生这话一出口,沈淮也有些蒙,看了看他胸前的工牌:郭成峰,临时工序号还比较靠前,应该是名校毕业招募过来重点培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