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1 / 2)

年年雪里 长安烟火 1958 字 22天前

此时正窝在家中案前,奋笔疾书,眼中带有倦色,他前几日接了个活。

今日便是交稿之日了,之前写了几篇,却怎么都觉得不甚满意。

昨夜望着窗外的风雪,忽而文思如泉涌,一提笔就停不下来。

熬了一宿通宵,望着昨夜的成果,心中欣慰,正提笔抄录之时,门外传来了敲门之声。

在庶常馆学习的庶吉士们,吃住都得自己解决,何为安在馆选过后。

便找了人伢子租了这处离翰林不远的城西青石巷的小院子。

因为喜静他未与人合租,上京城中物价贵,这小小的院子更是一月要三两银子,半年一付。

好在他之前在老家时积攒了一些积蓄,到了上京城不久后又重操旧业帮人写代文章,手头到还有宽裕。

因家中清贫,何为安早在十三四岁时,除日常学习外,便是想着怎么赚钱。

他帮书馆做过抄录,字画,各种各样的活计,书馆掌柜知道他是府学的学生,知道他家贫。

后来有次偷偷询问他愿不愿意帮人代写文章,不论哪个时代的文人学子们都是颇有傲气的。

而能考入府学的学生们更多是眼高于顶的。

在他们看来自己心血所著的文章,若是交于他人署上他人名字。

无疑于是在出卖自己的灵魂,羞辱自己的名节,是为所有文人所不齿的,要遭人唾弃的。

何为安到不在乎这些,对于这种文人节气,他向来就不认同,人生在世,若是连自己和家人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在他看来那读再多书都白搭,他向来就是个务实之人,从不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且帮人代写文章比抄录报酬要来的高多了,一篇文章几两到十几两。

当然如果遇上主人满意,有、出手大方的主,给几十两的人也大有人在。

何为安当即答应了下来,掌柜说要先拿一篇他之前的写的文章去给买主看看,觉得合适就会联系他。

掌柜同他说府学学生们的文章在世面上很是受欢迎的,后来那买主果然同意了。

自那以后何为安一有空就会帮人代写文章。

到上京稳定后,他多方打探,又开始了重操旧业。

不过这回要他做的隐蔽多了,中间特意转手了几趟经手人。

最后直接和他对接的更是他自己的人,毕竟他已经入了朝堂,这种事万一传出去终归名声有碍。

何为安放下手中笔,不知这都除夕了,谁会此时来找自己。

和他关系交好的那几位同期,两位早已回了老家,一位家就在京中,可这除夕应当也不会出来寻自己。

因老家在河东比较远,而庶常馆元宵过后就会开馆。

若是回老家一来一回时间根本就不够,是以他留在了京中。

他披上了外袍,快步走出过院中,打开大门。

面前站了个年轻女子,手中提了个大大的食盒,面容清丽,身着贺府奴仆的冬衣,不远处还停了辆马车。

门刚打开,看到人后,雨霏便扬起了笑脸。

开口道:“何公子,奴婢是贺府的侍女,因今日除夕,听闻您未归家,奉我家主人之命,送些膳食过来,略表心意,还望您能收下。”

说完把手中的食盒朝他递去。

何为安楞了一下,才接过食盒,虽心中还有些不解,还是微笑道:“晚辈谢过贺大人,劳烦姑娘跑一趟了。”

“不敢当,奴婢先回去复命了,公子安康。”

雨霏曲身施礼后,便踏上马车离去了。

何为安看着手中的食盒,心中莫名,立了一会儿,才慢慢关上门回了房中。

把食盒放在桌上,打开后,因食盒内部裹着一层厚厚的棉布,菜竟然还是热的。

可见是刚做好就匆忙送了过来的。

食盒上下共有四层,何为安一层一层打开取出里面的菜碟,竟足足有五个菜,带一盅汤。

还配了一碗大大的米饭砌的实实的。

何为安看了眼这碗严严实实的白饭,心中忽然明白了过来,脸上爬上了浅浅的笑意。

桌上还有自己昨夜囫囵下的只吃了几口的面条。

这会儿上面上漂浮的油都已经冻成白色凝结在一起了。

想着自己这几日因为没有出去,随便对付的吃食。

这儿再看看桌上刚从食盒内拿出来一看就是色香味俱全的精致膳食,顿时胃口大开,拿起筷子大口朵颐起来。

安澜院内,刚用过早膳的贺明蓁见雨霏回来了,忙上前问她:“怎么样了,他可愿意收下?有说什么吗?”

雨霏看着自己小姐着急的模样,笑着回道:“我照小姐说的,何公子收下了,朝老爷致了谢。”

贺明蓁也不知道今早起来为何会突然想起来,前两日听母亲闲聊时说起何为安一个人在京中过年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