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衣锦还乡(1 / 2)

权驭大明 小黑醉酒 1746 字 5天前

十月初,山西太原府,清源县。

上午,几辆马车在一群大汉的护送下进入了清源县地界。

一辆行驶的马车上,李宏宇与赵欣谈笑风生,这次入京他并没有跟两个舅舅一起启程,而是选择跟赵欣先来太原府逛逛,然后再前往京城。

按照李宏宇的说法,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此想趁着赵欣这次回乡祭祖的机会进行一番游历。

实际上,李宏宇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给赵欣助威,毕竟赵欣之前为他做了如此多的事情,他现在自然要投桃报李,前来个赵欣撑场面。

二来也是趁机拓展在北方的生意,尤其是跟辽东女真人之间的生意,只有这样他才能派人打进女真人的内部,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说实话,赵欣并没有想到李宏宇会跟着她一起来清源县,毕竟这个时候大家都想着尽快赶赴京城备考,绝对不会在其他琐事上浪费时间。

因此,对于李宏宇的这个决定赵欣感到非常开心,这意味着与会试相比她在李宏宇的心中更加重要,否则肯定会跟着两个舅舅一同赶往京城。

赵欣是赌气离开的清源县,因此她本不愿意回来省得看见不想看见的人生闷气,但她又不得不回来一趟,除了考中乡试亚元光宗耀祖外,更为重要的是解决她身份上的隐患。

虽然赵欣自幼被赵德义当成男孩来养,知道此事的人寥寥无几,但她毕竟是女儿身,再加上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赵欣和赵德义要妥善处置早做应对,以免将来遇上什么麻烦。

“赵兄,早就听闻晋商富甲天下,而晋中更是晋商最为兴旺之地,如今一路行来果然名不虚传,市面之富庶远胜他处。”谈笑间,李宏宇笑着向赵欣说道,进入晋中地区后所经过的乡镇逐渐变得繁华起来。

“山西是苦寒之地,晋商虽富但百姓贫苦,与人杰地灵、生活富庶的荆襄之地相比差之甚远。”赵欣闻言微微一笑,掀开窗帘望向了路边秋收后显得有些荒凉的庄稼地,论地理环境山西自然比不上山清水秀的湖广。

有一句话说得好,“湖广熟天下足”,由此可见盛产稻米的湖广在大明两京十三省的重要地位,非山西这种偏远地区所能比拟的。

李宏宇闻言笑了笑,赵欣说的很对,晋商虽然一个个富得流油是由于他们经商所致,而普通百姓们无法从中受益,生活水平与湖广百姓相比要贫困许多。

晋商之所以崛起,是因为洪武皇帝制定的“开中制”政策。

所谓“开中”,也就是国家利用手中的食盐专卖特权吸引商人纳粟于边,,支盐于坐派之场,货卖于限定地方。

大明立国后,洪武皇帝为了防卫蒙元残部对中原的袭扰设立了九个军镇进行防御,俗称“九边”。

由于九边地处偏远故而后勤补给困难重重,因此,洪武三年朝廷与山西商人达成了一个协议,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关等几大偏远的边关要塞输送粮食,然后朝廷给与之价值相等的“盐引”,使得其可以在指定的地区销售食盐。

不得不说,“开中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虽减轻了朝廷补给九边的负担,但却损失了相当大份额的盐税。

晋商不仅垄断了河东盐池的盐引,而且也对两淮盐道有所涉足,在盐业生意上几乎与徽商分庭抗礼。

没过多久,当车队来到经过一个小镇的时候,几名守在镇口处的男子见状连忙在领头的小胡子中年人的率领下迎了上去,拦住了车队的去路。

“三爷,您可回来了!”小胡子中年人询问了车队的随从几句后快步来到赵德义所乘坐的马车前,兴冲冲地向赵德义拱手行礼。

“你们怎么来了,我这次回来可没告诉任何人?”赵德义微笑着扶起了那名中年人,有些意外地问道。

虽然这次回来赵德义和赵欣可谓衣锦还乡,不过赵德义并没有张扬悄无声息地回乡,沿途的福祥号分号甚至都没有得到消息。

毕竟,赵德义不想让外界认为他此次回来是来给家里示威的,他现在无心福祥号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首要的事情是要保护好赵欣。

说起来赵德义现在心中也颇为得意,不仅赵欣考中湖广乡试的亚元,李宏宇这个未来的姑爷还考上了湖广乡试的解元,这可是大明立国以来从没有过的稀奇事儿,足以载入史册,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