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入场(1 / 2)

权驭大明 小黑醉酒 2008 字 5天前

从武昌府府衙回来后,李宏宇前去探视和安慰了卧床的李仁河后就与赵欣、刘东福一同乘车赶去位于城里东南处的贡院。

与童试时不同,按照乡试的规定,参加乡试的生员要提前一天入场。

“小姐,姑爷能考中举人吗?”立在门口处送行的人群中,小兰有些担忧地问向了身旁凝神望着远去马车的秦月,这可是踏入仕途至关重要的一步。

“以三公子的实力此次乡试必定会桂榜题名!”秦月闻言微微颔首,对李宏宇这次乡试充满了信心,在她看来除非襄阳府今年一个举人都考不上,只有那样李宏宇才会落榜。

小兰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黯然的神色,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被关在大牢里的李宏宜,如果李宏宜不是招惹上明月阁官司的话那么想必也能像李宏宇一样考中举人,光宗耀祖。

可惜,李宏宜的运气不好竟然会被误认为是杀人凶手,小兰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他会杀人,但她是一介弱女子对此毫无办法,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给李宏宜送些饭菜,使得他能够在大牢里过得舒服点。

李宏宇和赵欣、刘东福抵达湖广贡院的时候,贡院前已经聚着一些应考的生员,一个个拎着考篮排队鱼贯进入贡院,附近有不少全副武装的士卒巡逻。

下了车后,李宏宇三人拎着各自的考篮排在了进场生员队列的后方,低声在那里说着话。

与童试时相比,应考乡试生员的考篮明显沉重了不少,有的人甚至带了两个考篮。

这是因为只要一进贡院,那么在未来的三场考试,也就是九天时间里就要待在贡院里,而贡院只提供蜡烛和饮水伙食要自己解决。

由于天气炎热普通的饭菜很容易发馊,故而通常考生们都自备干粮充饥,虽然考棚里有炭火可以用来取暖或者做饭,但考试关头没人会把时间浪费在做饭上,而是选择啃着干巴巴的干粮。

因此,要想熬过乡试也并不容易。

作为一省最为重要的考试,乡试入场搜查时比童试更加严格,除了会对生员们进行搜身外,对考篮的监察也更为严苛。

例如,考篮里的干粮或者糕点等物都要用刀切成一寸见方,以免里面有夹带,这也是为何乡试要提前入场的原因,单单拿刀切那些干粮就要消耗不少时间。

而且,乡试作弊的惩处要比童试严重得多,如果考试的时候被查出夹带违禁物品,那么负责查验的兵丁都要被治罪,而违禁的考生则要革除一生的功名,终生不得踏入官场。

不仅如此,违禁的考生还要被绑在贡院前的木柱上示众两个月,风吹雨淋下原本身子就柔弱的考生通常撑不到两个月就一命呜呼了。

但是,因为科举事关仕途,而踏入官场是大明读书人的最高追求,故而作弊就成为了科举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每届乡试都会查出来意欲作弊者。

为了能在乡试中桂榜题名,那些作弊的考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作弊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夹带的水平也是越来越高。

把小抄藏起来或者写在身上的办法已经无法满足考生们的需要,因此还有人用绳子拴住吞进肚子里或者塞进****里什么的,实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可谓斯文扫地。

更有甚者,有人曾经用信鸽来作弊,这种方法不仅先进而且作弊的效率最高,通过信鸽把题目带出去,让人作答后再带进来,比那些漫无目的的小抄要强上无数倍。

可惜的是作弊者的运气不好,答案被信鸽带来后,其家人担心他漏抄了背面的内容,因此在答纸的正面下方写下了“背面还有”四个字提醒,结果那名考生也照抄不误,最终东窗事发。

而且,清代考场上出现过小抄的最高警戒,在十五块长四十三公分、宽四十二共分的特制黄绢上抄写了约四十万字的内容,内容极其丰富,并且第一张黄绢上还列下了目录,查找起来十分方便。

另外,乡试中还曾经查出一本长约五公分、宽约四公分、厚度越一公分的《五经全注》,书上的字跟跳蚤一般,小小的一粒米就能遮挡住八个字,据称这些小字使用老鼠的胡须所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李宏宇和赵欣对考试胸有成竹,故而神色如常地在那里低声谈笑,刘东福则不一样了,神色有些紧张地立在那里,脑海中回忆着李宏宇告诉他的那篇文章,届时他是否能中举就要看这篇文章能否得到考官们的青睐。

“李兄、赵兄!”就在李宏宇和赵欣、刘东福抵达后不久,又有几辆马车赶到,方云从领头的一辆马车里下来,笑着向李宏宇和赵欣打着招呼。

因为方云也参加了今天明月阁一案的堂审,故而与李宏宇先后脚赶来了贡院,排在李宏宇身后的考生见状立刻知趣地给他让出了位子。

“李兄、赵兄,你们这是要在号房里做饭?”来到李宏宇面前后,方云立刻注意到了李宏宇和赵欣竟然都带着两个考篮,而且考篮里还有锅碗瓢盆等物,着实令他吃了一惊。

“长夜漫漫,白昼遥遥,唯有美食能一解其中的寂寥。”李宏宇闻言笑了笑,他可不想连吃九天干巴巴的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