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两郡来投(2 / 2)

汉末高顺 小小千佛山 1296 字 1个月前

长吏上任后,对现有的官兵进行考核淘汰,不适合从军者坚决淘汰,所有军官皆由初级武官和中级武官担任;各县的县尉也换成了中级武官,对各县的衙役和兵丁进行重新选拔,不足部分就地招募。

通过一系列调整,官兵数量减少,战斗力却提高了;若是有外敌入侵,现有官兵绝对能坚持到青州援兵的到来。

鲍信、济北国国王、各县百姓等,皆感觉安全放心了。

与此有相同想法的是东郡太守臧洪,他虽然被任命为东郡太守,却没有经过朝廷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无兵,原来桥瑁的军队,大部分都被刘岱收编,只退回来了一些老弱病残,现在兖州风起云涌,他根本无力自保。

当他看到鲍信投靠青州之后,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皆处于祥和的氛围之中,不在害怕战乱的发生,便有意向冀州靠拢,首先,他把郡治由黄河南岸的濮阳搬迁到黄河北岸的东武阳城;随后,派人马上去拜见冀州牧高顺。

此时,房良的信件也送达冀州。

高顺对房良的办法有些不满,他承诺过朝廷,不插手中原事务,此举无疑是违背了对董卓的承诺,且容易让中原诸侯对他产生提防。

现在东郡太守臧洪的使者也到达了冀州,高顺现在拿不定主意,便召集诸人商谈办法。

戏志才和郭嘉的意见一致,这可方便大军南下兖州,是好事;他俩并不关心对朝廷的承诺之事,更不担心对诸侯的心理影响。

在戏志才看来,实力决定一切,实力强大,毋须在意此等小节。

戏志才宽慰道:“主公,这是他们主动来投的,可不是我们武力压迫的,并不违背主公对朝廷的承诺,且董太师也不会因这种小事而兴师问罪。”

郭嘉更是直接,笑道:“主公,这两郡不仅要接纳,而且好建设好,经营好,与我们辖区的百姓无二制,让那里的百姓过上后日子,不受战火的屠戮,此后,肯定会有更多的郡以这两郡为榜样,有更多的郡来投。”

审配支持道:“主公,以配估计,朝廷不仅不会怪罪主公,而且会赞赏主公,若是所有的郡都来投,则朝廷便不用平叛了,岂不皆大欢喜?”

高顺有些事情不愿意明说,只是感觉审配的话太过肤浅,只看到了表明现象,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董卓肯定希望兖州动乱,他好派军进入兖州,估计董卓早已把兖州视为他们的地盘了;若是接纳了两郡,无疑是动了董卓的利益,他内心肯定不高兴。

戏志才像是明白高顺的心思般,又宽慰道:“主公,现在我们兵强马壮,不惧怕任何势力,若是不接纳这两郡,以后还有谁敢向主公靠拢呢?所以,即便朝廷和董太师不高兴,我们也要接纳这两郡,我们的态度必须明确。”

高顺想了一下,感觉戏志才的话很有道理,必须表明他的态度,这是做给其它郡的太守看的,于是,同意接纳两郡。

济北国归青州管辖,东郡暂归冀州管辖;并参照济北国的办法,向东郡派出武官和军队,负责防御;东郡的行政和民生皆由太守臧洪继续负责。

在戏志才的建议下,高顺加大了对东郡的投资和建设,道路、白马渡渡口等工程成为建设的重点,此举,为东郡百姓创造了很多岗位,让很多吃不上饭的人,有了一条活路。

消息传开,令众诸侯心中一惊,董卓和李儒对此也非常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