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2 / 2)

而画的兴起,忘乎所以的胤礽在把那副拜堂的大画儿完成以后,才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 还有半个小时就是晚膳时间, 他也顾不上收拾他的画儿,赶紧到暖阁去眯一会儿。

等到他短短的一觉醒来,快速的梳洗完毕, 从暖阁里头一出来,就看到康熙皇帝和太子妃正带着几个没剃头的小弟弟们,对着他的那两幅画儿兴致勃勃的讨论着。

小家伙们并没有康熙皇帝或者太子妃看到这副画的时候的震惊和感慨,在他们天真单纯的内心, 从他们出生到现在受到的各种精心的呵护照顾, 都让他们没有丝毫怀疑的认为,他们的皇宫,他们的家, 就是这么其乐融融,喜乐美好。

太子二哥画出来的场景和气氛,就是实实在在的,他们家的样子。

“三姐姐和五姐姐那天都穿的一样的红色衣裳,梳的一样的发型,还都是低着头。”天性喜欢画画儿,习惯观察入微的小六阿哥仔细瞅了半天,终于辨认出来哪个是三格格,哪个是五格格。

“六哥和胤祐,还有八弟也穿着一样的衣裳,一样的发型。”小七阿哥出声反驳,除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皇阿玛以及太子二哥,男孩子都穿男孩子的衣裳,女孩子都穿女孩子的衣裳,不是很正常嘛?

“胤祀知道,我们的高矮不一样,都是抬着头。但是三姐姐和五姐姐差不多高,还看不到脸。”小八阿哥机灵的说出自己的观察,发现胤礽走了过来后,就迅速挪到胤礽的跟前,小胖手抓着他的衣襟,仰起头眼巴巴的望着他。

“太子二哥,我们什么时候还去西山,胤祀跟着四哥抓鱼做鱼汤。”

“太子二哥,胤祚也喜欢西山,我们一家人一起去,胤祚画一幅秋天的西山。”

“太子二哥,胤祐也抓鱼。”

弟弟们一脸欢快的围着他,一人一句奶声奶气的童言童语,让胤礽眉眼放松,开怀一乐,也让一旁的康熙皇帝和太子妃哭笑不得。

少年太子低头,瞅着三双黑葡萄一样,期盼的看着他的大眼睛,伸出右手挨个摸摸弟弟们的小脑袋,微微笑了笑,答应道:“这几天比较忙,等九月中或者九月底,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看看秋天的西山。”

“好哦,太子二哥最好了。”

听到太子二哥答应下来,小家伙们齐声欢呼,康熙皇帝却是咳嗦出声,身为皇室人员,一大家子出一次门是那么容易的吗?儿子简单的一句话,其他人尤其是他这个皇阿玛又要忙翻天。

关键是这些小家伙们都还没剃头,无时无刻不需要人盯着。

偏偏他们又不喜欢乳母嬷嬷们,天天就想跟在哥哥们的屁股后头转悠。

幸好太子脾气好,数十年如一日的想着法儿,挤出来时间陪着所有的家人。不光是对大阿哥和三阿哥没有任何隔阂,还亲自领着四阿哥和五阿哥长大进学。

他还把四阿哥和五阿哥也教育的特别知道兄友弟恭,一有空就领着弟弟们玩闹,或者做识字启蒙。

就连在宫外头长大,又因为在外头学院进学,和家里人不大亲近的大阿哥和三阿哥这小哥俩,也受到太子的影响,只要在宫里头遇到这些小家伙,每次都是耐心十足的应付他们各种天真可笑的行为。

不过,孩子们这么娇气,也都是太子惯出来的。他们那一辈儿兄弟们小的时候,哪有这个备受关爱的待遇?

大家都是在奶嬷嬷们和宫女太监的教养下长大,连亲额娘都好几天见不到一次面,见到了也是被好多双眼睛盯着,不能说一句知心话,更何况是这些属于竞争关系的兄弟们。

其实康熙皇帝有时候也挺迷茫纠结,他自己也不知道,对于这些小阿哥们,究竟是哪种教育方式更为合适。

是和老祖宗们那样,以优胜劣汰的方式教养孩子,打小儿就养着他们独立自主,和亲妈亲兄弟都脱离开来的情况好?还是现在这样一大家子,和普通老百姓家里一样亲亲热热的打打闹闹更好?

就好像他不知道,选定国家继承人的时候,就该按照满清的规矩立能,还是该按照汉人的礼制立嫡长一样。

承天之幸的是,他在为了局势立嫡失败以后,老天又赐给了他一个这么贤能的儿子。嫡子的身份,过人的才能和胸襟,让各位阿哥们心服口服的为人性情。

这,就是最好。

一家六口人在丝竹声中静悄悄的用完了晚膳,康熙皇帝又多吃了小半碗饭,小阿哥们用完了他们的蛋羹,太子妃喝完了太医院专门给她开的药膳,胤礽也喝完了孙老御医特意给他调配的药膳。

之所以胤礽又要开始喝药膳,当然是因为,太子妃在发现太子殿下开始变声以后,去找了孙老御医。

孙老御医考虑太子殿下平时就比其他人耗费的能量多,现在变声了,估计很快就会长出来小胡须,于是就在写了一份男孩子成长期的注意事项后,又琢磨了一份药膳出来,给进入发育高峰期的太子殿下补充营养。

他老人家真的期待,太子殿下可以突破当前皇室男儿的最高身高,长到五尺半以上。

饭后,大家在御花园说说笑笑了一会儿,胤礽就去了玩具处,四个院子挨个逛了一圈儿,最后他就一直呆在第四个院子里头,哪里缺人去哪里伸手,哪里有问题去哪里开口,有问必答,有事就做。

因为,第四个院子里所有的匠人们商讨了三天后,也就是在今天下午,终于做出了决定,是时候给“华夏一号”进行它的第一次试飞了。

为了让太子殿下能够心无旁骛的跟进第一次试飞过程,黄履庄他们把试飞的时间定在胤礽的出阁讲学后面,也就是九月一号以后,具体时间看天气情况而定。

胤礽只要一想到原本历史上的那些航空界先驱们,驾驶自己制造的飞行器坠毁身亡的事故,就难免有些紧张不安。

尽管他们已经努力的改进“华夏一号”的引擎,让它比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更轻,提供的动力更大;也极力的改进了机翼的材质和形状,让它具有了“飞行者3号”的实用效能,可他还是觉得压力很大。

婚假剩下的这几天,胤礽除了睡觉和用膳,从早到晚都是呆在玩具处的第四个院子里坐镇。没有人找他帮忙的时候,就自个儿捧着学徒们认真整理出来的,“华夏一号”的各种数据和猜想运算,反复的琢磨。

晚上回到毓庆宫,心心念念的还是这些数据;在书房里头忙到九点,进了寝殿沐浴梳洗,喝了一小杯葡萄酒后以后,就是呼呼大睡。导致太子妃想要和他说说,那道惊动了天下文人的经筵改革诏书的事儿,也一直找不到机会。

康熙皇帝心里明白太子心里头对于飞机试飞存在的圪塔,他不想看到有人因此伤亡,尽管这些试飞人员都是自愿参加。他看到宝贝儿子忙成这个样子,也没就没问他出阁讲学准备如何的事儿。

反正按照儿子的学识经历,他就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闭着眼睛也能把那帮子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学子们给镇压住了。

可他哪能想到,谁都以为太子知道了,就都没人和太子提出阁讲学内容更改的事儿,更没人和胤礽提到,那天还会有留洋归来的学子们参加。

索额图大人倒是想要和胤礽见个面,问问他的准备情况,再和他讨个主意,赫舍里家该如何应对皇上这个突如其来的经筵改革,奈何他压根儿就见不到胤礽的面儿。

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一直到胤礽在众人的跪拜中,做到了文华殿的正殿中央,看到他面前书案上的《道德经》、《大清律》、以及武英殿新出的《大清蒸汽机》等等书籍,才好像有了一点儿认知。

他每天都会看朝廷印发的邸报,当然也知道皇阿玛终于要改革经筵内容的事儿。心里头为康熙皇帝能够跨出来这一步的同时,也为大清国的老百姓可以自由的进行资本主义思想萌芽,也就是思想启蒙这个事儿激动。

更因为这片古老沧桑的土地,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后,又开始焕发学术上的青春活力而兴奋不已。华夏大地智慧之光的小火苗,必将永不熄灭。

奈何不管他怎么开心高兴,对于他来说,目前最紧要的还是“华夏一号”的第一次试飞。满脑袋都是各项数据的少年太子,根本就没有因为经筵的内容改革,朝自己的出阁讲学上面延伸思考。

也所以他此刻的情况是,看着书案上摆的满满当当的各学科典籍,各家思想著作,两旁正襟危坐,对着他含笑鼓励的官员们,还有正对面对着跪着的年轻陌生的学子们,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该选那本书开始好。

眨了一下眼睛,胤礽想到他以前想到的记者招待会或者茶话会的模式,福至心灵,灵机一动,随即就有了主意,“今儿是孤第一次召开出阁讲学,孤没想到人数会有如此之多。”

“孤很高兴大家的积极参与,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兴致,那咱们今儿就不按照以往的规矩。大家伙儿都放松心情,畅所欲言。把各自做学问的时候遇到的那些,自己怎么想也想不通的问题,都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