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2)

“加料千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琉璃赏佳肴。”

九丝细缕汤原本是王宫御宴的一道经典菜肴,所谓九丝指的是:豆腐干丝、猪腿丝、鸡脯丝、冬笋丝、黑木耳丝、口蘑丝、紫菜丝、银鱼丝、肫肝丝。九种珍丝烩制而成的汤。顾名思义,细缕汤,切丝要极细,但汤又在于入味,因而这道菜非常考验刀客们的刀功和火候。既然用料之法已经在初试献菜阶段考核过,那么第二轮的食材用料就是固定的,每个组都一样。

九丝细缕汤的做法是,先将豆腐干批片而后切丝,在清水中烹过,沥去卤水,然后在清鸡汤中煮过,又沥去鸡汤,再倒入新汤重煮。此时,在汤里加入配料的猪腿丝、鸡脯丝、冬笋丝等等。

这道菜的特点是干丝高垒、清鲜爽口,荤素相得益彰。九丝里头最主要、最关键的是豆腐丝。豆腐在“清寡”中暗含了某种精神层面的意义。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安于清贫,顺其自然。这道菜并不奢靡却极致精细,不论是御宴菜谱还是民间菜系,这种菜都是易于推广并深受喜爱的。

九丝细缕汤所用的豆腐干,不是普通豆干,一定要用水乡下游一带出产的豆腐干。近江一带肥沃的土地能长出肥大细腻的上好黄豆。其次,制作豆腐干时,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水质清澈柔和,出产的豆腐干才又白又嫩,惹人喜爱。这种豆腐干俗称方干。虽然看起来不大,但切成细细的干丝后,却能垒起高高一盘。所以要做一道九丝汤,两份豆腐干足矣。

比试开始。

卓亦忱和赵菡分到一组。赵菡知道这肯定是老爹给她“上下打点”的成果。于是她只得正儿八经地来,还是女扮男装来的。卓亦忱见她次数虽不多,但却清晰地记得这个人。于是,俩人一见面就相互认出了对方。

卓亦忱率先向她点了点头。

赵菡略感忐忑地说:“还请……多多指教。”

卓亦忱冲她笑了笑,这个平和的笑容让赵菡放下了心中那一丝微妙的担心和防备,她终于可以肯定对方是善意的,并没有因为争夺所谓的太子妃位而嫌恶甚至是敌对她。

不愧是主角啊!赵菡由衷地心道。她可算为自己摆脱炮灰女的命运松一口气,说话言辞间不自觉地带上现代人的味道。

“哎,家父之命不可违,否则我得在闺阁绣一辈子枕头。卓公子,无论如何你可要让我抱抱你的大腿。”

卓亦忱正在挑拣摆放在面前的各色食材,听到这种调侃腔调的话,顿生一种熟悉的错位感。他手里的动作顿了顿又继续,神色不动地点点头。

赵菡这下更高兴,敞开了说,“其实我对厨艺吧,说好听点是七窍通了六窍;说不好听点呢,就是擀面杖吹火。两者的后果都是——一窍不通。我这个二刀啊,就是个花瓶。不不不,我现在这副打扮连花瓶都算不上。”

这种风趣又自嘲的调侃话处处透着一种不符合这个时代的鲜活感。

卓亦忱弯了弯嘴角,“好,我明白了。”其实这倒正合他意。烹饪的整个流程他习惯独自操办,有个二刀在旁边看着候着,反倒有些束手束脚。

现在,是比试的第一个环节。在每一组面前,都各摆着三只托盘,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满了层叠的方干,足有上百块之多。伙计垂手站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宣道:“这番名曰‘择材’。摆在各位面前的都是上好豆干,请各位选用。”

卓亦忱就像在集市上买菜一样,伸手在托盘中翻看几下,然后拣起了一块豆腐干,在眼前仔细端详片刻后,觉得不太合适,便又放回去。他并不急着择材烹饪,而是想赏赏其他顶尖刀客的水平。他朝身旁的那一组刀客瞅一眼,可这一看,他的目光就移不开了。

不仅是卓亦忱,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个貌不惊人的胖厨师吸引过去。只见他闭着眼睛,右手伸入盘里,几根胖胖的手指上下翻动,每动一次,便用食指和中指夹起一块豆腐干,然后几不停顿,两指一弹,那是在试探豆腐干的质感。仅仅片刻功夫,托盘里的豆腐干都被他试了个遍。那名厨师睁开眼睛,摇摇头,显得非常失望,对身旁的伙计说:“去后厨,帮我重新换一份。”伙计答应一声,直奔后厨,片刻后又提回一满盘的方干。

那名厨师仅凭两根手指,把全部的豆腐干挑了个遍,而结果竟是没有一块能让他满意。

卓亦忱心下了然,不免有些暗暗钦佩和惊讶。就那名两指一夹的功夫,便可了解豆腐干的品质,此等敏锐触觉,令人自叹弗如。而且,天一阁所呈上的豆腐干,无一不是难得的上品,而那位厨师却全都看不上眼,选料的精细苛刻也是到了一种境界。

不过,对手越强,卓亦忱倒越是激动。当下他便凝住心神,在自己面前的豆腐干中细细挑选。反复斟酌之后,终于选定了色泽最为洁白,质地细腻又不失韧性的两块方干,轻轻地放在了案板上。

站在旁边的“名义二刀”赵菡却有些暗自为主厨心急。隔壁那位大厨挑完三大摞,才选定两块方干中的一块。而卓亦忱却快捷又利落地挑好两块,似乎并那么精挑细选,这样豆腐干的质地难道不会处于下风吗?其实,卓亦忱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他所挑出的两块豆腐干,从品质上来说,已是他自己所识的极限,再多做选择,也没有太大意义。

卓昀身着微服,坐在底下看着哥哥在台上比试。他和卓亦忱一样,一点都不急。哥哥如果博得头筹,那也在意料之中。就算最后并没有成为第一,没有名动京城也无妨,也算是少了点负担。而且他也认出了赵菡,但相府的人毕竟算是自己人,大可没必要如此防备。赵家把赵菡弄过来究竟是想干什么,其实无非就是想方设法地牵赵菡和太子的红线。但是,奈何剧情已经偏离很远很远,宛如脱缰野马拉不回来,似乎要奔着天下大同的方向去!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青衣的带刀随从自门外走进厅堂里,绕过一桌桌的看客,最后走到卓昀跟前。卓昀看他一眼,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那名随从弯下腰,压低声音用只有主仆二人才听得到的音量恭敬回答道,“回禀殿下,那个鬼鬼祟祟埋伏在宅子附近的人已经抓到,有三个人,属下还从他们身上搜出一封信,这封信估计是要密报给大皇子看的。”

卓昀点点头,平静道,“给我吧。”

随从立即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封尚未开启的信笺,双手呈递给了殿下。

卓昀当即拆信一看,发现上面竟是密奏太子和世子有奸情,什么“非分之想”、“龙阳之好”、“如胶似漆”,后面还陈词激愤地写到“此乃侮辱皇室之尊的重罪!倘若不严加处置,如此下去必定祸乱宫闱,淫乱……”

卓昀不出声地冷笑,把这张纸在手心里揉成一团。

随从察言观色,低声道:“殿下,那三人既然已经被抓,下属便赶紧处置以绝后患吧!”

“那岂不是脏了我们自己的手?不必杀那三人,”卓昀平静道,“你直接把他们捆起来,作为刺客交给京城府尹关押起来,就说,微服出巡的皇子竟然遇到了行刺。”

“是,属下明白。”

“还有,把行刺一事写到折子里送进宫里交给皇上,让他老人家派人去审这三个刺客,我们不必插手。你记着,一定要把此事夸大,懂吗?”

“明白,属下遵命。”

随从退下去了。

其实,就算这封密报真到大皇子手里,就凭他的那些谋略算计,大抵只会兴冲冲地将此信交予皇上一看,似乎是觉着光凭这“龙阳之好”这一项极具恐吓力的罪证就能把太子废了。不过这也有点道理,前朝先帝不就是因为“觊觎兄弟”、“手足溺情”而直接将皇子除名吗?

那封密报直接斥骂“龙阳之好祸乱宫闱”,倘若皇帝真听到这话,恐怕心里不太舒服才是真的吧。当然,皇帝的事,其他人都不知道,他们哪敢想到这一层。

☆、第四十三章 :名厨比拼

就在交代命令和嘱咐的这一会儿功夫,“择材”环节已进行完毕,接下来要比的是刀功上的造诣。

论刀功,赵菡也是帮不上卓亦忱的,只能在旁边一边看一边惊叹,顺便利用这会儿功夫将剩余的八丝原料精心挑选一番。

厨艺中的刀功的用法,可分为切、劈、斩三大类,其中以切法最为精细复杂,也最能显出技艺高下。横刀推切,是所有刀法中最难的一种。它要求把沉重又锋利的刀整个横过来,再将豆腐干推切成极薄的片状,而这正是切成干丝的第一步。这一步能否成功,除了要看右手推刀时的力量和稳定性外,左手手掌上的配合也至关重要,豆腐干全靠左手上按在上部的压力被固定在案板上,压力小了,豆腐干会在刀刃的推力下滑走;压力大了,又会阻碍刀刃的推入,切不出完整均匀的方干薄片来。

卓亦忱拿过选好的方干置于案板正中,左手手掌平摊,按在豆腐干的顶部,右手一翻,手中刀面与案板水平,然后缓缓平推,刀刃紧紧贴着他的左手手掌下沿切了进去。

只见玄铁刀乌黑的刀刃从他掌下平平划过,去势极稳极缓,绝无一丝停顿。

这时场内一片寂静,众人全都屏息凝视,目光随着那黑黝黝的刀锋移动,天一阁请到的各位都是内行人,自然知晓如何欣赏刀法,这一刀下去后,是不是顶尖刀客便可见分晓。

卓昀知道哥哥的刀法出神入化,但还是不免担心他会切到手,因为那个刀刃离他的左手掌实在太近,就是那么紧紧贴着,直让人看着心惊肉跳。

出生在御厨世家,其他孩子六七岁玩泥巴时他就开始在严格得近乎苛厉的家教下磨练刀功。刚开始时,双手被磨地切地大大小小伤口无数。最糟糕的一次,大冬天赤手苦练切丝,一刀下去斩到自己食指,当即鲜血淋漓,那伤口因为用刀太快太急而深可见骨。

在那之后,卓亦忱对切伤已然习惯和麻木,再痛大概不会比那一次更痛。后来,他的刀功渐精,受的伤终于慢慢少了。只是他原来那双手早已遍布伤痕,几乎入不得眼,在人前他总是习惯戴上手套遮挡。好在穿越之后,上天又给了他一双毫发无伤的手!